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的主旋律就是清与凉。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更浓,秋天的感觉也更深了。
【1】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唐:杜甫《白露》
甘子:指柑树的果实。
鱼乐:典出《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庄子和惠子两人辩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典故,后来用鱼乐比喻纵情山水,逍遥游乐。
杜甫创作了许多白露的诗作,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思乡佳句,而这首《白露》诗,被公认为杜甫所有白露诗中最美的一首。
诗人在白露时节,清晨的清新和凉爽让诗人心情大好,于是骑着马儿出去踏秋,他看到晶莹的露水在柑橘上闪烁,碧绿的果园里处处都是金黄的果实。
一路上他经过农家的小院,经过郁郁葱葱的菜园,茂密的树林和山石,还看到小溪汇聚成的渡口,有小船在那里等候。
诗人忍不住下马休息,靠在渡口的几案上观赏起水中嬉戏的鱼儿,它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令人心生向往。
久久地沉浸在鱼儿的世界里,一抬头才猛然发觉该是回家的时候,于是急忙策马扬鞭,可是动静太大,把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四散惊飞。
这一次乘兴秋游,让诗人感受春华秋实的美好,秋天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只是回程的路上,幽静处岔路颇多,可千万别走错了才好!
这是一首秋意无限的诗作,随着哒哒的马蹄声,一幅又一幅的秋之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无限热爱,对秋意的无限情怀!
【2】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唐:雍陶《秋露》
白露时节,秋色也带着几分朦胧,朗朗的月色似乎要融入声声滴漏中,露水无声无息间沾湿了珠帘,点点滴滴洒落玉盘一会儿就消失不见。
秋风吹动翠竹,惊飞了竹中的鸟儿,莎草笼罩在秋寒之中,露水暗悄悄地滴落在小虫的背上,夜色下的园林如此生机勃勃,似乎要与白霜一同迎接秋天的来临。
这是唐代诗人雍陶白露时节写的诗,此时的秋夜,静谧无声,露水重重,秋风带来凉意,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感受到它的凉。
首联着重描写秋夜的静,颔联和颈联以动衬静,更加突出秋夜的宁静之美,尾联“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是属千古名句,为世人所称道。
一个“生”字,生出了无限的生机和秋意,也生出无限的趣味和美丽,更生出对秋的无限情意。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先秦:无名氏《诗经.蒹葭》
秋日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青青芦苇随风摇曳,露水开始凝结成霜,苍茫的云水间,我心爱的姑娘,她站在水的那一方。
多么美丽的一幅秋天的画卷,秋天夜晚变凉了,露水成了秋夜的标配,秋天属金,金色白,所以秋露又叫做白露,并不单单因为露水的颜色白。
这首诗从遥远的春秋向我们走来,它所营造的意境是那样朦胧又缥缈,我与伊人隔水相望,空气中水雾弥漫,两人之间似乎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我对她的思念和爱的渴望。
【4】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唐:李白《赠孟浩然》节选
我在一个秋日的清晨登上了北湖亭,站在亭中遥望对面的青山,天空高远又澄澈,白露一片苍茫,阵阵秋风为我送来宜人的清凉。
白露时节的秋天,山中还是一片葱茏的绿意,秋高气爽之时登高望远最能感受秋天的大气磅礴,当浪漫飘逸的诗仙李白站在一片大好秋色前,诗情也随之翩翩。
这首诗意境开阔,一登一望间,已然感受到河山的壮丽,感受到丝丝的凉意,感受到清秋的清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