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借“智”攀高 向“新”求变——乌鲁木齐民营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52: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从基础原材料到先进制造,从互联网技术到人工智能,从新型储能到低空经济……今年以来,锚定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民营企业借“智”攀高,正加快提升含“新”量,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产品“革新”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4月7日,在新疆大禹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肥料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该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近30%进行新产品研发,已形成40多种高科技农用产品。

目前,公司正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一种能够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肥料生物助剂,为种植户减少投入成本,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同时达到增产、增质的效果。

公司技术部部长香兴成说,这种新助剂是为了配合氮磷钾肥料在植物的使用期达到最高效果,这种新产品即将上市。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所在。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39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8%;研发人员总数达192.65万人,比上年增长7.4%。

如今,乌鲁木齐民营企业不断发力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疆金雪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投入研发。2025年,企业在研发团队50人的规模上,引入首席科学家领衔技术攻关,将重点突破浸入式冷却液、机器人专用润滑油/脂及植物基变压器油等新产品研发,其中,植物基变压器油项目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更多乌鲁木齐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新产品、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科技创新供给不断增加,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

在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天有1000吨玉米输送到淀粉生产车间,经过除杂、浸泡、研磨、分离等环节后,产出约8吨淀粉用于生产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就是玻尿酸,1克透明质酸钠能制成1000张玻尿酸面膜。

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点研发、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科技攻关项目50余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项目20余项;牵头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5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

公司研发总监伏广好说,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其他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

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记者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根根白色丙烯腈丝束经过加工变身为黑色碳纤维丝束,然后被打包装车,发往全国。

“今年订单量增长非常快,现在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公司负责人王凯瑞说,他们的产品具有强度高、密度低、耐高温、抗腐蚀等特性,在高铁动车、飞机部件、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

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0强中,乌鲁木齐市入选企业24家,其中,超过六成是民营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民营企业研发动力强、转化效率高、管理运行机制灵活,从明确的产品需求和定位出发,能够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不断催生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

产线“焕新” 数智升级传统赛道

4月7日,在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瓶瓶乌苏啤酒经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接踵下线。3月起,两条玻璃瓶生产线、一条易拉罐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全面满足新疆消费者需求。

公司总经理姜涛说,乌苏啤酒近年来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绿色生产转型,旗下库尔勒酒厂整线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每小时可生产拉罐啤酒2.4万罐。全生产线只需 5名操作工即可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实现了生产要求与设备的最大融合,同时满足产能和质量要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企业将目光投向新赛道――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

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新疆天山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借助数字化转型,让生产、管理等环节实现高效连接。今年,公司在往年生产线智能化提升,以及产品运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配置了最新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在滚压线、喷涂线等工序也都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可精确生产出各类新型电梯。

公司董事长钟建国说,智能化设备可以按照要求,将物料精准切割成生产所需尺寸,剩余的边角料也能用于生产小零部件,既节省成本,还实现绿色生产。

当前,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制造模式变革的关键力量。智能工厂建设就是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中的核心一环。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卓越级智能工厂――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数据共享互联的零碳智能工厂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该公司制造中心区域生产总经理兼制造工艺部长陈永刚说,工厂在风电装备生产、经营、能耗方面,持续推行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风电装备制造水平。

“在厂房面积不变情况下,生产周期由原先的6天缩短至4天,生产节拍由原先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整机交付周期比以往缩短30%。”陈永刚说,企业生产成本整体降低20%,每年减少碳排放5200吨。

如今,在乌鲁木齐,一个个制造业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智能化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从传统生产模式中“破茧而出”,实现企业“蝶变腾飞”。

截至2024年,新疆累计完成智能制造自评估企业532家(含兵团),仅2024年自评估企业350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10%。其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达到三级以上企业55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6.85%,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7.9%,不良品率平均下降22.86%,综合能耗平均减少10.37%。这些企业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著,代表新疆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领先水平。

今年,乌鲁木齐将引导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通过数字赋能推动钢铁、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在改造升级中焕发活力、蝶变发展。

产业“拓新” 布局开辟新兴赛道

当前,DeepSeek崛起引领全球AI(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给各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乌鲁木齐民营企业持续布局产业新赛道,不断拓展产业新天地,激活巨大的新增市场潜力。

作为国内大规模的算力中心运营商之一,乌鲁木齐本土民营企业立昂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西南、华南地区自建多个算力中心,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进行网络布局,构建“算力+算法+应用”三位一体的智算创新应用生态体系。

公司总裁周路说,公司正在从三个维度着手,持续深化与DeepSeek的合作并布局未来。

具体来说,技术层面,依托立昂领算云平台,企业推出了DeepSeek完整版大模型低成本部署云服务方案,提供“一键即用”的算力云服务,支持DeepSeek大模型的快速部署和运行,大幅降低了应用部署以及基于DeepSeek大模型做AI产品研发的门槛;在生态协同创新方面,立昂领算云支持企业级私有化部署,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满足金融、政务等高安全场景需求,同时面向AI初创企业开放免费试用通道,提供定制化研发支持,加速AI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创新;在产业发展方面,未来企业还将进一步完善扩展算力基座,建设“三中心一平台”,即异构算力中心、数据标注中心、孵化中心及创新平台,为行业提供全栈式AI服务能力,推动智算产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造,今年公司将投入1200万元研发费用,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将深入开发应用DeepSeek,加大在运维技术上的探索力度。”公司总经理臧延磊说。

事实上,从人工智能到新型储能,再到低空经济,乌鲁木齐民营企业在更多领域加速布局,让产业不断焕新。

作为乌鲁木齐市首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信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生产第二代新型储能设备。今年,公司预计完成产值4亿元。

公司总经理助理卢薇说,公司扎根新疆,布局储能系统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建设新型储能系统创新示范项目。同时,继续加大对储能领域的投入。

今年,新疆汇嘉时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和兵团国有全资公司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新疆通航汇嘉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双方携手围绕定制农业、低空物流、乡村旅游三大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展工作。

“智造”赋能,创新涌动。春天里,“智造”浪潮下,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为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