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13岁学霸少女确诊癌症!很多人从小爱吃,医生提醒:不要以为老年人才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9:26:00    

13岁的小玲(化名)长期腹痛、腹泻,起初以为只是普通胃肠炎,没想到最终被确诊为胃癌,不得不接受胃部切除手术。

医生发现,她的饮食习惯可能是重要诱因——长期食用腌制菜、盐焗食品,还常以泡面、烧烤代替正餐。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八区刁德昌主任医师提醒,胃癌并非中老年人“专利”,青少年如长期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患者出院前的合影,右二为小玲(化名)。

13岁女生查出胃癌

这些菜从小吃到大

1米4的个子,体重才35公斤。站在医护人员旁边的小玲两颊深陷,四肢细长,单薄得像一片叶。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是一位胃癌患者,需要切掉半边胃。

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胃癌?刁德昌团队在排除胃肠肿瘤家族史后,把目光转向生活习惯。

据小玲介绍,自己在出生满月后一直跟随奶奶在农村生活,老人家节俭,平时喜欢做一些腌制的梅菜、盐焗类的食物,长期食用。奶奶没空煮饭的时候,小玲就只能用泡面、烧烤凑合一下。这些情况导致小玲营养不良。

早在半年前,癌症的警钟就已敲响。那时,小玲的上腹部总是隐隐作痛,时不时还有腹泻症状,到镇卫生院检查后,吃点胃肠药能缓解半个月或一个月,情况反复,但她仍以为是普通胃肠炎,没有过多留意。

直到最近,小玲肚子痛得更严重了,吃胃肠药也没有明显好转,才到医院做胃肠镜,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学霸”女孩术后一周出院

微创手术精准切除60%胃组织

经过全面评估,刁德昌医生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需要切掉部分胃。

手术前,刁德昌详细向家属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可能对消化、营养吸收造成的影响。家属慎重考虑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考虑到小玲长期营养不良,医生在术前、术后均制定了周密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她能够耐受手术并顺利康复。

手术中,医生在小玲腹部开5个小孔,通过腔镜技术清晰定位病变部位。经过2小时的精细操作,医生成功切除所有病变胃组织,占全胃的60%,仅留下4厘米的腹部切口。

据了解,小玲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学校的书法能手,常在比赛中获奖。术后仅一周,这位“小学霸”便顺利出院,重新回归学习和生活。

小玲(化名)在病房学习。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以往在公众认知里,胃癌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但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19-35岁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中山六院胃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提醒,爱吃辣条、泡面、烧烤等高盐、腌制、熏烤食物的人要格外当心。

据介绍,近五年我国19岁-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35岁以下年轻患者占病患总数6%~11%,发病率较30年前翻了一番。

彭俊生说,儿童胃癌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个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胃癌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得胃癌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三倍。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国13~18岁青少年感染率高达41.6%,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腌制、烧烤食品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长期食用增加风险。且儿童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情况常见,加重了胃黏膜的损伤。
  • 情绪压力: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影响胃肠功能,降低免疫力。

如何预防胃癌?

刁德昌提醒,胃癌发展通常需要5-10年,早期干预是关键:

  • 健康饮食: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果,规律进餐。
  • 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 预防幽门螺杆菌:使用公筷、定期消毒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 定期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定期做胃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