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了解到,沧州市献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献县蔬菜产业协会正式启动了"献县蔬菜地头自检"质量提升工程。该工程将胶体金精准速测技术引入田间地头,为蔬菜上市增设了"食品安全锁"。

"在田间摘下一颗西红柿,切成碎块,放进试管中,滴入样液,摇晃使其充分混合,用滴管汲取部分液体,滴至一个看似普通的试剂盒中,不一会儿盒中试纸便会显色,再使用微信小程序拍照后上传,通过智能识别与判读,检测结果便能显示在手机上,5分钟就能测出农药的残留情况,检测十分方便。"献县蔬菜产业协会秘书长蔡军说。
蔡军告诉记者,这个小小的试剂盒主要用于以番茄为代表的献县果蔬的农残检测,采用的是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最新技术,虽然外表不起眼,但却是一个小型"移动实验室"。使用者在田间地头采样检测时,拿起设备就可以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快速开展检测。
据了解,蔬菜的所有检测数据都将实时上传至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并生成检测结果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快速筛查。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扫码查询出产品检测信息,从而吃得安全放心。
目前,献县已经组织开展了针对种植户代表的专项培训。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种植户代表的"头雁效应",促进该项检测方式在全县范围内普及应用。
(记者吕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