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云新发布】多部门出谋划策,加快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41:00    

为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025年4月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多部门向社会公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我省112个县(市)分为4个类别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保障。加快实现省强民富业兴,关键在县域、潜力在县域。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提到,近年来我省各县(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我省112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3%;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的县(市)有4个,比“十三五”末增加3个;超过200亿元的县(市)有31个,比“十三五”末增加11个。

2025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配套印发了《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方案》结合县(市)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比较优势等,将112个县(市)分为了农业县、工业县、文旅县和口岸县4个类别。

其中,宾川、勐海、澜沧等34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气候适宜、特色农业优势突出的县,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安宁、楚雄、砚山等38个有资源支撑、工业基础较好、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大理、景洪、腾冲等28个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文旅资源丰富的县(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瑞丽市、勐腊县、河口县等12个区位优势明显、布局有口岸或重点通道、具有较好的对外交往基础,边境贸易活跃的边境县(市),以口岸经济为主攻方向。

云南省商务厅:口岸经济坚持“小切口”谋突破

培育口岸强县是云南省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口岸强县的重点任务是发展落地加工、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俊介绍,省商务厅坚持“小切口”谋突破,把优化口岸贸易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与企业需求、行业特点、地方禀赋有效衔接起来,创新推出强口岸贸易的政策举措。

例如,实施对落地加工企业厂房建设、改造、租用、设备购置、国内段物流费用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培育本地企业开展落地加工,吸引外地企业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在云南“单一窗口”上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管理等特色应用。

坚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改造同步推进,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扩大“运抵直通”“场场联动”通关模式应用至河口公路、铁路口岸,将鲜活产品“附条件提离”拓展至全省陆路边境口岸。

加强对边民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规范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推动边民参与进口、运输、装卸、经营、加工各环节,推动边民合作社与落地加工企业构建稳定的供货关系,培育边民职业经理人,推动“边民变电商”“边民变达人”。并在金融、发展模式、推广“多地备案、多区交易”的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与支持,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靶向施策激活动能

科学分级、精准定位发展目标来确保靶向施策,全面激活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动能。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侯斌介绍,云南省这次出台的政策采取了分类分级指导,赋能创新举措。我们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核心指标,将全省34个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划分为两类:农业优势县(20个)和农业强基县(14个)。针对两类县域的独特性,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农业优势县主要聚焦“强链提质”,农业强基县突出“筑基培育”,形成优势县引领突破、强基县蓄能赶超的发展格局,全面激活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动能。

为确保政策见效,需要机制强化保障。例如,每年根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对首次突破50亿元的强基县在各项政策中给予更大倾斜支持。每年将从农业优势县中筛选2个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县,指导制定“一县一行动计划”,打造行业标杆;对发展成效不明确的农业强基县,帮助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难点堵点。

通过生态化转型、设施化升级、高效化驱动、共享化融合“四轮联动”,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建设28个文旅产业县(市)

旅游是云南的“金字招牌”,也是惠民大产业。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丽娜提到,对于培育文旅名县,全省将重点建设大理、景洪、腾冲等28个山水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文旅资源丰富的文旅产业县(市),把文旅名县培育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体验场景。

对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把准持续健康发展方向,聚焦守红线促开发、补短板强基础、抓融合强创新、精管理提品质、树品牌强宣推五个重点,提升改造一批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批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进一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设施。持续做强旅居云南、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研学旅游等业态,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构建多元共生的文旅产业生态。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精心打造“一县一IP”,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的文旅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县域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将于近期发布,将通过打造旅居示范项目、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实施景区门票优惠、开行旅游列车和主题航班、推出信贷优惠产品等措施,加大对文化旅游消费的支持力度,并优先向文旅名县倾斜。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动培育一大批工业大县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贵辉介绍,最新出台的意见对培育工业大县措施作了安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实实在在地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推动培育一大批工业大县;与州(市)县深度捆绑,当好智囊、参谋、推手和帮手;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做到产业发展协同而不内卷。省级层面将重点推动以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以铟铂锗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以磷锂资源优势为主的新能源电池、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以智能装备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5个具有云南标识度的特色优势产业。

统筹工信安排资金,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的撬动作用。

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布局图,着力研究清楚县区到底需要什么、优势是什么、推动企业投资的商业逻辑是什么,然后上门招、精准招、有效招。

另外,还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搭平台、帮企业、促发展”为主题,为各地搭建好平台,通过举办“政银企融资服务对接活动”和“云南制造工业产品供需对接活动”等,实实在在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链生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去年以来,全省人社部门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做好以人引企、以人兴业这篇文章,协同有关部门一体推进产业强省、企业兴省、就业稳省,持续提升县域就业承载能力,全省农村劳动力县域内就业850.27万人、同比增加1.41%,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小兵介绍,着力发展县域经济促就业,着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互促共进,主要是三个方面:聚焦就业优先导向健全政策机制;聚焦县域经济特点扩大就业容量;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做强服务支撑。

聚焦县域经济特点扩大就业容量,就是要围绕我省打造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和口岸强县,结合各县(市)资源禀赋优势,联动多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十个一批”行动计划,结合实施“人社工作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促就业”行动,“一县一策”规划发展目标、细化支持举措,推动各县(市)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聚集发展、就业提质扩容。

同时,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全省人社部门将围绕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解决好“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问题。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