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吴刚
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启动以来,重庆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积极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圈。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城市更新示范项目295个,近50个项目建成投用。
与重庆大规模城市更新相呼应的,还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当前,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有声有色,尤其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赛力斯问界M9连续多月霸榜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汽车销售冠军。
重庆的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之间,是怎样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今天,我们从理论上来“摆一摆”。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使用遵循“最高最佳使用”原则。城市中心的老旧区域,往往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其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却与其区位价值不匹配。城市更新通过重新规划和投入,显著提升了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环境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推高了土地的经济价值。
更高的地租水平,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筛选机制:只有那些能够承担更高租金成本、具有更高附加值和生产效率的产业和企业,才能在更新后的区域立足。这自然而然地引导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或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向外迁移,为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创新驱动型的高端产业腾挪出宝贵的物理空间。
同时,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再造,更是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系统性优化。它不仅仅是“换鸟”,更是在积极地“筑巢引凤”。
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高度依赖人才集聚。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环境,本身就是吸引“金凤凰”(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的“梧桐树”。显然,城市更新有助于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和宜人的“软环境”。重庆的城市更新中,通过引入开放空间、公园绿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多元化商业与休闲业态,城市更新可以显著提升一个区域的“场所品质”。这对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可见,城市更新绝非仅仅是城市面貌的“物理手术”,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空间重塑、价值提升、环境优化和集聚强化,为城市产业结构的“新陈代谢”和向高端化、知识化、创新化方向的升级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重庆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上的“比翼双飞”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城市更新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原稿点击:经济时评:重庆城市更新背后藏着产业升级“大逻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