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毅 广州报道
近日,《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公布。《若干措施》共提出23条举措、107项工作任务,涉及商务、文广旅、体育、卫健、教育、民政等多个领域。

4月11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广州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市将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消费融合场景,激活服务消费市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小华表示,广州市将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对接全球资源,形成供给优化、场景多元、环境友好的消费新格局,为全国服务消费升级提供“广州样本”。
促进多业态跨界融合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城市活力的象征。作为有着“中华美食之都”与“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广州,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餐饮营业额超千亿元,增速位居全国一线城市之首。
王小华介绍,广州市将充分发挥粤菜大本营的优势,深入挖掘早茶、夜宵等广州特色餐饮文化,丰富美食品鉴、非遗传承、文化融合等粤菜消费场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和一江两岸美食长廊,进一步擦亮广州的美食名片。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食在广州”的品牌魅力,广州市将紧扣“一条发展主线”、建设“一批餐饮高地”、认证“一批品牌美食”、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围绕充分发挥粤菜大本营的优势,深入挖掘早茶、夜宵等广州特色餐饮文化,丰富美食品鉴、非遗传承、文化融合等粤菜消费场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
此外,通过创新“美食+粤剧”“旅游+电影”等融合场景,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小剧场等文化空间,通过文创产品、文旅活动提升消费的文化附加值。
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撑与全要素保障缺一不可。王小华强调,需围绕专业、用心和高品质导向,进一步擦亮“广州服务”金字招牌,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保障消费安全,同时推动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激发文体消费活力
当下,“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大家热衷的时尚旅游方式。演唱会“一票难求”,文游演艺、沉浸式实景演出频频出圈。
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已提上日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总工程师李若岚表示,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广州市打造“演艺+旅游”新模式,实现演出经济与旅游消费的同频共振。而丰富精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也将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热情。
除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外,广州市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定位,以赛事赋能服务消费升级。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赵灵峰表示:“2025年是全运年,广州赛区将承办全运会约40%的比赛项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云集广州,将给我们带来一场海量流量的体育盛宴。而且广州今年又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双重利好叠加,必将振兴体育经济,全面带动服务消费增长。”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广州市将紧扣主题主线,精心统筹办好超500场赛事活动,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体育动能。
聚焦区域独特优势
今年,广州市提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依托、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市番禺区副区长严明昆表示,将紧密围绕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番禺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驱动、以科技赋能、以场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实现“应用场景”再扩容、“区域联通”全覆盖、“海陆空”一体联运闭环新拓展。
作为广州市第一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番禺,在服务消费领域方面始终紧抓番禺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推进“产业+”“文旅+”“美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番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为促进产业优势相互赋能,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番禺全力打造时尚产业新高地,举办时尚秀、主题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构建集购物、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时尚消费场景,吸引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者,带动时尚消费。
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南沙区近年来在服务消费创新领域亦备受关注。
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袁飚指出,南沙以“科技+场景”塑造消费新生态,打造“低空经济+消费”“无人驾驶+消费”新场景。开发低空及无人驾驶游览、城市观光及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创新更多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打造引领未来消费潮流的新标杆。
“南沙将聚焦区域特色及产业资源,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进服务消费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南沙服务消费新亮点。”袁飚表示。
(编辑:童海华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