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虎门:数智引擎添活力 服装业向新而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35:00    

2025年4月25日《羊城晚报》T13版报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近日,“一带一路”品牌出海行动服装服饰选品中心(以下简称“选品中心”)正式落户虎门富民商城,开启虎门服装品牌出海新篇章,标志着虎门服装产业迈向全球时尚舞台。

在虎门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暨数字化转型推进会的号角声中,这座曾以“三来一补”书写传奇的小镇,正以政策为犁铧、以数字为雨露,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重构产业基因,让虎门服装如春日繁花般绽放在全球价值链的更高处。

虎门镇拓展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 王敬新摄

产业进阶 从“三来一补”到全球展台

时针拨回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虎门诞生,开启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制造业传奇。40余年间,虎门服装产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发展为年产值超438亿元、年销售额破845亿元的中国服装服饰名城。截至2024年,全镇聚集近3000家服装企业,形成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更孕育出以纯、纽方、安那迪、意澳、卡蔓、恩咖、影尚等本土品牌。

虎门孕育出以纯、纽方、安那迪、意澳、卡蔓、恩咖、影尚等多个本土品牌 王俊伟 摄

这一进阶之路镌刻着虎门的三次关键转型。从代工到品牌的跨越,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彼时外贸订单锐减,虎门镇鼓励企业注册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纽方、艾帕拉等设计品牌崭露头角,逐渐撕掉“代工标签”。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则依托电商浪潮,36个专业市场构筑起“线上+线下”供应链网络,全镇电商年销售额超600亿元。而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以纯、衣针衣线等企业率先实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吊挂系统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

虎门的转型从来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基因重组。当传统制造业遭遇成本攀升、订单外流的双重挤压,虎门选择以“数智化+全球化”双轮驱动,将服装产业从“微笑曲线”底部推向两端高附加值领域。

数智转型 政策与技术的共振

在衣针衣线(东莞)制衣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智能吊挂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经过4年的探索,从最初的一条生产线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人,订单产能从20多万件增长到2024年的380万件。

衣针衣线数字化改造后的车间 受访者供图

政府的政策工具与市场的技术突破在此形成共振。4月14日,虎门镇推出《虎门镇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上规发展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和《虎门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据了解,《措施》共拟十条,其中将对首次上规的企业,给予市、镇两级1:1配套奖励;对进入快速成长期、稳步壮大期、突破扩张期、龙头引领期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50万、100万、3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将对获中国质量奖、中国商标金奖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省、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

《办法》共拟六条,其中将对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分批次、分档次给予资助,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认定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以实现“虎门制造”向“虎门智造”的跃升。

“过去企业主揣着现金抢订单,现在用数据算法预测市场。”广东虎门富民集团负责人描绘的图景,正是虎门服装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跃迁的生动注脚。

全球布局 “一带一路”织就新网络

为实现虎门服装品牌转型升级,广东虎门富民集团创新性地推出了“虎门富民商城”平台。该平台依托虎门完整的产业链资源,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装展销中心。

3月25日,选品中心正式落户虎门富民商城,同步启动五大战略合作板块,包括共建电商人才培训中心、实施东莞民族品牌全球行计划、搭建跨境代运营服务体系、打造跨境支付与金融平台、推动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能为本土品牌提供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全流程服务,助力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广东虎门富民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选品中心旨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体系,吸引更多优质品牌企业入驻,通过文化适配优化产品,推动虎门服装走向全球。

空间重构 五大工程擘画新蓝图

大湾区国际时尚谷、衣流时尚产业园等项目的快速推进,昭示着虎门的雄心。这是虎门通过重塑经济地理发展空间格局,依托高质量空间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明证。

在城市地理空间格局重塑和再造中,虎门镇拓展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加快推动34宗约1400亩的存量项目和20宗约7000亩的连片城市更新项目,以此优化服装产业布局,助力虎门服装服饰产业获得新发展。

虎门制定的“服装振兴五大工程”更显系统思维:行业贡献力提升工程,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组织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拓市场;品牌价值力提升工程,优化“三会”打响品牌,谋划建设“虎门优选”服装展销平台推广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做强品牌,走差异化、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产业新动能增强工程,引导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AI+服装”,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生产与消费数字化双轮驱动;产业空间拓展工程,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时尚谷、衣流时尚产业园、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等一批服装产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强化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协同。产业生态完善工程,升级优化公共服务、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

“未来的虎门服装,应是科技与人文的共生体。”正如虎门相关负责人所言,当智能吊挂线与非遗绣娘的手艺共舞,这艘“服装航母”正驶向更辽阔的深蓝。

破局之道 以生态重构破解产业痛点

针对品牌力弱、附加值低等问题,虎门推动系统性改革:通过设立“虎门优选”区域品牌推广平台,推动企业从代工向自主品牌跃迁;依托大湾区国际时尚谷,通过产业生态完善工程升级公共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高端人才引育,并引入科研机构推动技术创新、产研融合。

广东虎门富民集团负责人坦言:“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在车间,更在生态。”虎门通过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搭建跨境供应链、升级产业配套,构建起覆盖设计、生产、销售的完整创新生态。以纯等企业通过AI设计加速迭代,衣针衣线缩短订单交付周期,印证了协同效应的倍增作用。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车间到“数智共生”的创新工场,虎门服装的蝶变印证着制造业的转型逻辑:唯有以变革回应挑战,以开放拥抱机遇,才能在全球产业变局中破浪前行。

文 | 王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