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煌上煌”)近期披露2024年年报。在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四年的背景下,煌上煌仍表示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保持不变,要加快实施“千城万店”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实际上,2020年年报中,煌上煌就曾提及五年内要实现“千城万店”计划。然而到2024年,煌上煌的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仅开出3660家,较2020年还少967家。越开越少的门店也将煌上煌的“千城万店”梦越推越远。卤制品业务有待提振之际,煌上煌也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拓展利润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当下卤味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门店策略已纷纷由数量转向质量,在此背景下,煌上煌仍想要逆势扩张将面临不小挑战,选址、产品创新等方面都要下足功夫。
营业收入下滑四年
2024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实现净利润4032.99万元,同比下降42.86%;实现扣非净利润4070.32万元,同比下降15.99%。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下滑之际,煌上煌净利润也重回低谷,不足2020年历史峰值(2.82亿元)的两成。
资料显示,煌上煌主要拥有卤制品品牌“煌上煌”、粽子品牌“真真老老”、猪蹄网红小吃品牌“独椒戏”。2024年,煌上煌酱卤肉制品实现营业收入12.58亿元,同比下降14.26%;米制品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1.83%。“独椒戏”营收规模则与前述两项业务不在同一量级。2024年2月,煌上煌曾回复投资者称,“独椒戏”目前仅有3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南昌及深圳等地区。而在2024年年报中,“独椒戏”所属公司江西独椒戏食品有限公司被归类为小型微利企业。
煌上煌指出,业绩下滑是因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门店拓展不及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经营业绩不理想。米制品业绩波动主要是因报告期内子公司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真真老老”)合作方仓储火灾造成存货损失1616.98万元以及商誉减值计提增加1074.99万元等。
此外,受线上线下促销费增加等影响,煌上煌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23%;受第三方咨询和品牌宣传费、新基地投产带来的固定费用、火灾带来的存货损失增加等影响,煌上煌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0.87%,也对业绩造成一定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增长一度被煌上煌视为发展重点。2020年年报中,当时有4627家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的煌上煌提出“千城万店”战略布局,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经营1万家以上连锁专卖店。五年时间过去,煌上煌门店数量不增反降,截至2024年12月底,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业拥有3660家专卖店,较上年同期减少837家,较2020年减少967家。
虽然煌上煌在年报中已经意识到,酱卤肉制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的转型期,但仍旧没有放弃“千城万店”的梦想。2025年经营规划中,煌上煌提及,公司将加快实施“千城万店”等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目标,2025年计划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前卤味市场竞争白热化,消费者需求愈发多元,线上渠道对线下门店的冲击明显,门店扩张难度大幅增加。绝味、周黑鸭等头部卤企也转变策略,从重“量”转向重“质”,收缩门店,煌上煌如果仍想坚持“千城万店”计划,将面临诸多挑战。从此前门店拓展未达预期,2024年门店数量锐减的情况来看,煌上煌如今坚持该计划,可能性略低,难度更大,需在选址、运营、产品创新等多方面下足功夫,以应对市场变化与激烈竞争。
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项目延期
万店目标尚需时日,能助力长三角产能的卤制品项目也被延期。4月12日,据煌上煌公告,“浙江煌上煌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将从2024年8月31日调整至2025年6月30日。
项目建设可追溯至三年前。2022年3月,煌上煌公告称,拟对全资子公司浙江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增资约2.08亿元,用于新建“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预计完工投产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煌上煌认为,该项目有利于公司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对长三角地区市场的开发,增强盈利能力。
2023年,“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并未完工,当年9月,煌上煌宣布定增募资约4.5亿元,其中“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煌上煌在募集说明书中提醒,卤制品行业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不排除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或者公司门店开拓不及预期,导致“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根据后续规划,“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本应于2024年8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截至2024年年末,项目投资进度仅完成54.93%。2025年4月,煌上煌表示,项目基建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办理相关验收手续,预计2025年6月30日才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设备供应商的设备到位时间晚于预期,设备到货后的检验、安装、调试及技术培训以及工程验收等程序需要一定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年报中,煌上煌曾将此项目描述为公司在江浙沪建立酱卤食品加工基地,完成江浙沪地区门店规模化扩张规划,实现“千城万店”战略目标的一环。项目延期是否会打乱此前的经营布局?煌上煌称,延期是公司基于实际进展情况以及经营发展规划进行的必要调整,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对建设进度的监督,有序推进后续实施,使募投项目按计划进行,尽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跨界休闲食品未果
营业收入不断下滑之际,煌上煌也曾试图再次以跨界破局。毕竟从过往经历来看,通过收购跨界的米制品业务已多年为公司带来上亿元收入增量。
资料显示,真真老老主要经营粽子、月饼等产品。2015年,煌上煌以7370万元收购真真老老67%的股权。收购当年,新纳入报表的米制品业务就带来约1.54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当年煌上煌总营业收入的13.41%。2023年,煌上煌以近1.11亿元再次收购真真老老食品27%股权,持股比例升至94%。2024年年报显示,煌上煌米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营收贡献已升至20.19%。
2024年12月3日,煌上煌试图再次跨界,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收购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展翠食品”)控股权,股权收购具体比例待定。
资料显示,展翠食品成立于1996年2月,前身为展翠凉果厂。经多年发展,目前展翠食品主要以代加工形式开发和生产糖果、巧克力、饼干、膨化、凉果等休闲食品。2024年2月,展翠食品被列入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煌上煌认为,本次交易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效益,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供应链,增强盈利能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新京报记者分析,江西卤味龙头煌上煌突然盯上在广东经营糖果、饼干的展翠食品,或是想借此叩开休闲食品行业的大门。不过休闲食品赛道早已是群雄逐鹿,头部品牌根基深厚。反观展翠食品,其品牌影响力尚存在一定区域局限性,煌上煌借展翠食品入局,对业绩和资本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这场跨界并购半个月宣告终结。煌上煌公告称,公司与交易方进行了多次磋商,但由于与展翠食品控股股东之间针对收购控股权所涉及的相关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决定终止筹划本次收购展翠食品控股权事项。虽然本次合作告吹,但煌上煌跨界执念仍在。此份公告中,煌上煌提及,“公司将持续做好生产经营,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同时继续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把握投资、并购机会,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围绕2025年煌上煌是否会有跨界新举措、如何实现“千城万店”计划等,新京报记者致电煌上煌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4月23日,尚未得到回复。结合财报可知,2025年,煌上煌计划从品牌年轻化、完善商品企划、业态结构调整、服务管理升级、数字化升级五个方面提振业绩,包括推进品牌视觉体系升级的全国应用,形成“鸭类图形+煌上煌”新标识;卤制品推动手撕酱鸭单品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网红新品,米制品拓展青团、糕团、八宝饭、年糕等第二曲线日销产品;聚焦重点核心城市,从门店数量向高质量门店方向进行拓展,提升门店存活率;打造数字化酱卤工厂,构建智慧选址模型等。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