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AI时代汕头教育何为?陈平原等智库专家建言献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3:24:00    

“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推进技术与教育的科学融合?”“如何借潮汕智库之力,培养更多拔尖人才?”“在教育数字化的今天,怎样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读书?”……

4月3日,在以“AI时代的汕头教育”为主题的2025年“潮师智库”年度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韩山师范学院原校长林伦伦和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校长许树然展开了一场《AI与教育三人谈》主题沙龙,为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的汕头教育把脉支招,助力汕头教育高质量发展。

《AI与教育三人谈》主题沙龙。

AI时代教育方式须与时俱进

陈平原在作《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主旨报告时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要始终聚焦于培养人这一核心使命,无论是知识的传授、品德的塑造还是人格的培育,都是教育在任何时代不可偏离的轨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方式与手段必须与时俱进

陈平原作《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主旨报告。

陈平原强调,教师在新时代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义,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旅程中的引导者、启发者与陪伴者。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AI对中小学生来说应当是解放,而非负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教育工具的核心价值,在于助力青少年在保持心智健康发展的同时,收获充盈幸福感的人生成长体验。他指出,当前教育系统亟须“补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自由自在、有尊严的成长”。

智能学习与纸质阅读融合共生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读书”的相关提问,林伦伦表示,要勇敢拥抱AI技术,并做好教育升级,希望中小学校坚持组织阅读和口语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陈平原则关注纸质阅读的独特价值,指出要通过创新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如开发适应当代学生认知特点的新读本,让年青一代在时代变革中自觉传承中华文脉。

智库专家为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的汕头教育把脉支招。

当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却也同时面临着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这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教育难题。如何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做好手机防沉迷?

陈平原表示,“拒绝手机沉迷”与“拥抱AI技术”本质上并不矛盾,二者应通过实践摸索达到协同发展;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向学生宣扬人工智能的便利性,还要充分揭示其可能加剧思维惰性等存在的弊端。谈及具体实践,陈平原表现出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充分信任,“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真实教学场景中,逐渐探索出本土化的技术融合模式。”

据介绍,2025年“潮师智库”年度活动将通过智库专家的深度参与,为汕头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既推动技术赋能,又坚守价值引领,既弥合数字鸿沟,又启动多元评价的“AI+汕头教育”新样态,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期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