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姚广强 通讯员 原文钊/文 贾蓝/图
“这里原来是城市的‘边角地’,杂草丛生,建成小游园后,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成为附近居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4月9日早晨,在焦作市中原路与解放路交叉口附近的小游园,锻炼身体的市民李胜利谈起这里的变化难掩心中喜悦。

这是焦作市山阳区持续加大公共空间治理力度的工作缩影。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美好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与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等工作紧密结合,多措并举盘活城市的“小空间”“边角地”,让不起眼的城市公共空间变成幸福家园、活力乐园和城市花园,成为群众身边可观可感可及的“小美好”。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市民对于城市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共鸣,更体现了城市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山阳区成立治理工作专班,制订了《山阳区公共空间治理专项方案》,创新实施“民生实事+包装项目+社会资本”驱动模式,将公共空间治理通过区“两会”纳入区级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全力提升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品质。山阳区委书记郑小林多次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统筹调度;区委副书记、区长侯向阳担任治理工作专班组长,凝聚力量、高标推进。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空间治理成效,山阳区住建局总牵头,区城管局、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阳分局以及各街道等部门和单位协同联动,强化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推进建设。

在解放路与东苑路交叉口点位治理过程中,区城管局设立流动摊贩疏导区,规范摊贩经营;市生态环境局山阳分局对夜市摊点噪声进行巡查整改;焦东街道办事处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道口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维持交通秩序,确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山阳区设立首批公共空间治理奖补资金100万元,用于奖励公共空间治理先进单位和企业、商户,共同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门前”公共空间环境。目前,该区组织福瑞堂制药、焦运集团等企业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提升,并设置了便民服务设施,充分发挥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责任;焦作市人民医院主动分包解放路与焦东路交叉口西北角小游园,完善老年休闲体育设施,进行绿化改造提升,打造老城核心康养休闲公共空间。
同时,该区还积极引入社会化资本,盘活闲置空间,活跃商业氛围,提升区域活力。在天河中心项目中,该区打造集酒店、公寓、商业和音乐场馆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在群英荟数字服务产业园项目中,建设城区最大的婚宴、大食堂主题餐饮;在综合能源服务站项目中,新增40台超级快充电桩,并建设商业区、汽车维修区、车辆检测区等配套设施,打造焦作市首座集汽车加油、充电、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

截至目前,该区11个公共空间治理点位已全部开工建设。建设东路两侧绿化带、解放路与东苑路交叉口附近等7个点位已经完成提升工程,共种植绿植30000余棵,绿化面积超6000平方米,硬化地面约800平方米,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小美好’如同一颗颗小珍珠,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小美好’的魅力,来自转角的惊喜。‘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逐渐成为‘小美好’的标配。”山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山阳区将持续探索创新公共空间治理模式,让每一个“小美好”与周围的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美美与共,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