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小羊羔接孩子放学?
牧民给上千只羊开早会?
男子备考间隙随口唱呼麦放松?
牧民给自家动物拍“蓝底证件照”?
把大棒骨当做宝宝磨牙棒?
18个月萌娃光屁股
在零下20度的雪地里奔跑?

读完这些文字
脑袋里是不是有大大的疑问?
这都是近日发生在内蒙古的事
这些看似“不着调”的片段
恰恰是内蒙古人的生存哲学:
日子不必绷得太紧
笑与歌皆可治愈万物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
最精准的应该就是
——松弛感
一直以来
内蒙古都是一个张弛有度的地方
有奋进的一面
也有松弛感的一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内蒙古的松弛感
01
于广袤天地间
尽享自然的松弛馈赠

如果你来过内蒙古
会发现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舒适区”
这个有大草原大沙漠大森林的地方
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松弛感」
所以很多来过内蒙古的网友
在社交平台上这样评价内蒙古

辽阔的内蒙古
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珍贵的礼物
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
科尔沁大草原、乌兰布统大草原
草原
只是听这两个字
心里就会泛起涟漪

试想你坐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
眼前是成群的牛羊低头觅草
抬头是无尽的蓝天白云
微风一吹
浑身的班味儿似乎都会消散
人们熟知的都市生存准则在这里统统失效
加班、绩效、工资、升职
似乎一下子显得那么不足挂齿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身上都有一股草原的豪迈和洒脱
就像人们对《射雕英雄传》里
华筝公主的评价一样
“辽阔的草原,生不出狭隘的爱。”

夏天的内蒙古
更是将这份松弛感拉满
你可以随意挑选一处空旷的草地
摆上精心准备的食物去露营
闭上眼睛听微风轻拂草叶的声音
偶尔传来远处牛羊的叫声
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02
在烟火气里
探寻生活的本真松弛
内蒙古的松弛感
不在刻意营造的精致里
更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
当夜幕降临
内蒙古被千家万户的灯火点亮
那便是烟火气最浓的时刻
也是人们最松弛的时候

是呼和浩特塞上老街的小摊上
三五好友的闹腾吆喝
炉上烤串丝丝缕缕蔓延开去的香气
是呼伦贝尔牧民家的蒙古包里
热情好客的主人
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和手把肉
与远方的客人分享生活的喜悦

是晚饭后家门口的广场舞
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
卸去一天的疲惫
内蒙古的松弛感
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藏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在这里,松弛不是逃避
而是一种回归
回归到生活的本真

聚得起万家灯火
养得起人间烟火
这样的内蒙古
当得起一个“松弛感”的评价
03
在人与人之间
邂逅温暖的松弛时光
内蒙古的松弛感
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诚
内蒙古人
以热情好客、豁达洒脱、真诚实在
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温暖
就像美食博主老王回到曾经打卡过的店时
店主不是一句简单的:你好
而是一句:回来啦!
像是问候多年的老友

无论你在哪里
只要你遇上内蒙古人
就会被内蒙古人的热情所感染
他们会在陕西游玩间隙
“教科书式”指挥灭火

他们会在自驾西藏路上
救援被困20吨重大卡车

他们是在杭州西湖
勇救落水女子的内蒙古大爷

他们是旅游博主哭着说
“哪怕我一无所有,也能走出内蒙古”

他们会用最真挚的笑容
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内蒙古人为何如此热情?
可以说
这源于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松弛态度
是把所有人都当成自家人的质朴观念

历史上的内蒙古大草原
养育过一代又一代的不同民族
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
都曾在这里崛起、壮大
明清时期广阔的内蒙古
也是汉族移民闯关东
走西口的目的地
山西人、陕北人、河北人
来到内蒙古经商、种地、放牧

在这里
各民族杂居共处
上演鲜活热烈的民族融合大戏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
让内蒙古人拥有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性格
能够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自然养成了一种松弛的处世哲学

内蒙古的松弛感
是大地与血脉共同书写的诗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草原的辽阔不仅塑造了地貌
更滋养了生命的姿态
来源: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