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新关税政策生效前的最后24小时,跨境电商卖家紧急应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0:45:00    

作 者丨董静怡

编 辑丨骆一帆

图 源丨iC photo


美国新关税政策生效前一天,出海卖家们异常繁忙。


“都是因为关税的事儿。”4月8日晚上9点,宁波凌凌七跨境电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幸终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接通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电话。关税落地的最后一晚,他们需要找出应对的策略。


“我们有已经在海面上运输的货,还有马上要在工厂里提走的货,工厂里还有待生产的货,另外在美国已经上架的货也得考虑。这些情况都得赶紧拿出点应对措施和方案来。”李晓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近期,发往美国的货量已经出现减少,不确定性下,卖家们更为谨慎。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关税落地前一天有大量客户选择退仓。


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已正式生效。这将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市场策略与风险分散路径


货在海上,税已到岸



据新华社报道,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了最新的关税政策,根据新政,美国将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


4月9日,该关税政策正式生效。


政策生效前的最后24小时,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应对。


“今天我一天都在忙这些事。”4月8日晚,李晓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得跟工厂确认一下,那些已经下单的货到底还用不用继续生产。然后,对于已经生产好的货,得赶紧决定要不要马上发货。还有那些已经在海面上漂着的货,接下来的定价问题也得赶紧搞定。这些事儿今天都得解决掉。”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其特点是库存周转快、订单周期短。然而,由于海运物流通常需要15-30天的时间,这种时间差使得企业在面对政策突变时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特朗普政府从宣布“对等关税”到正式实施仅给出一周左右的缓冲期,这完全不足以让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作出充分调整。


对于像李晓幸这样的中小卖家来说,最大的困境在于那些已经在途的货物。“那些还没到港的货,到了美国之后就得按照新的关税政策来执行了。我们之前发货的时候,可没想过会增加成本,那现在货到了港,该怎么办呢?”李晓幸向记者表示。


这个问题困扰着整个行业,因为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关税调整通常以货物到港时间为准,而非发货时间


具备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反应可以更为迅速。安克创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4月9日关税指令生效前,依托公司已构建的全球物流仓储网络(如美国、多地海外仓),加速向目标市场运输并储备货物,利用现有库存缓冲短期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关税调整将不可避免地推高商品价格。“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上涨最终将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李晓幸向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涨价,涨幅达到20%至30%。目前上架的这一批产品是在关税加征前到的,成本上没有受到关税的影响。


而美国市场因为受到近几天舆论的影响,也在加紧囤货。李晓幸表示,最近两天的订单量是有增长的。


至于未来的定价是何走向,李晓幸也不能确定。“不知道这批货到了会被加征多少关税,也不确定政策还会有什么新变化,但现在距离这批货到港还有一个时间周期。”


更担心的是之后航线的稳定性。“船东信心不足将导致航线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市场在未来恢复信心,航线的重新启动也并非一蹴而就,可能会经历一段冷静期或等待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观上愿意继续出货,航线价格也可能大幅上涨。”


如何应对?


虽然未来的变化仍然充满未知数,但眼下有些决策必须做了。


李晓幸向记者表示,关税变动下,选品变得更加重要。“选品一定要精益求精。简单来说,选的产品得是刚需产品,即美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


她进一步解释,这类产品最好具有价格弹性较低的特性,即使价格出现小幅波动,消费者也不会轻易放弃购买。


基于这一策略,李晓幸的公司已经对现有产品线进行了调整,退掉了两个不符合标准的货品,同时保留了几个核心单品。她表示,这是阶段性调整,公司仍会保持观望态度,根据形势变化随时优化产品组合。


此外,多市场布局的紧迫性更强。不少卖家均表示,目前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利润往往最高,但过度依赖某一市场将潜藏巨大的风险。


“美国市场肯定不能再作为单一的销售渠道了,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了,我们必须要开拓新的,”李晓幸向记者表示,“今天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开通了欧洲多个站点。”


她表示,未来预期向欧洲、中东、拉美市场做拓展,根据不同市场的情况对团队架构以及核心品类进行优化和调整,也会考虑加强本土化运营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


上海胤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磊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趋势。他向记者表示,其公司业务里美国市场占三成左右,其余面向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


“我们正在重新配置资源,”宋磊向记者表示,“我们会把本来应该投到北美上面的人、货盘、资金等全部用来投到其他市场,比如欧洲、俄罗斯等。”他不太担心业务的增长会降速。


在当前形势下,他将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会提前着手将部分业务逐步向其他国家转移。“与其猜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动向,不如脚踏实地调整业务布局,”他坦言,“这才是更靠谱的做法。”


安克创新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北美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公司目前在大力开拓欧洲、东南亚、澳洲、拉美等非美市场,中国也会是公司持续投入的市场之一。


但不同地区和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以中东市场为例,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偏好较为集中,对产品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与美国市场对多种产品的高包容度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中东地区与美国在产品认证标准、语言以及宗教习俗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并不是简单把生意平移过去就可以。”李晓幸向记者表示,“挑战是有的,但也必须去尝试。”


综合来看,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战略调整期。无论是产品选择的精益化,还是市场布局的多元化,都体现了从业者应对不确定性的务实态度。


正如受访者所言,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主动调整总比被动等待更为可取。这种战略转型不仅关乎企业当下的生存,更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SFC

本期编辑 金珊 实习生 蒋颖之

坚决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全球产业格局生变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